政策动态
《面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发布

数字信任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程,构建数字信任体系,不仅能够使国家很好地适应当下激增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也能充分发挥信任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实现国家和社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赛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惠志斌说。

在CIS大会“城市数字化转型与个人信息保护”论坛上,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和赛博研究院联合发布《面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研究》报告,为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面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发布(图1)

报告提出以可信数字身份验证识别和可信数据流通为核心,针对新型网络安全风险和数字治理难题,以身份信任、算法信任、数据信任、能力信任、规则信任五大愿景为建设目标,包括制度标准、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等多维度的数字信任体系框架以及重点场景的数字信任技术解决方案。

此前,上海率先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对新时期上海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在上海市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顾嘉福看来,个人信息保护是事关数字化转型成效的重要议题。“数字化转型需要重深刻理解城市数字化转型对上海发展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安全风险,更需要各方携手共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安全治理能力。”

上海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静表示,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深度融入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治理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经济数字化转型,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网络安全挑战。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迫切要求。因此,应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时期网络安全保障的理念转变,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培育壮大网络安全产业生态。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以数据治理助力‘城市大脑’,打造‘感知、思考、协同’能力,提供专业持久的伴随式数据运营服务,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上海仪电集团战略企划部总经理刘山泉说。

论坛上,CISP注册个人信息保护专员培训/认证(上海区域)正式启动。据了解,CISP-PIP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资质评定。该认证主要面向数据保护、信息审计、法律合规、风险管理、安全监管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旨在帮助组织全面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专业队伍和专业能力,有效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各类组织数据合规和治理水平。

来源:IT时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