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近日在苏州召开。会上公布了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各指标领域标杆城市名单,厦门18个指标全部获评“全国标杆”!
先来了解下这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18年以来,牵头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评价体系重点关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融资信贷、生产运营、退出市场5大方面18个指标。
目前,全国有98个城市和新区参与中国营商环境评价。
厦门14个指标进入全国前十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聚焦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高频事项,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勇于刀刃向内、优化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确保营商环境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为我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注入新动能。
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市18个指标中,有14个指标进入全国前十。包括纳税、跨境贸易、办理建筑许可、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登记财产、开办企业、市场监管、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获得信贷、政府采购、劳动力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等。
其中,厦门“跨境贸易”指标比2019年排名全国第六(41个参评城市)更进一步,排名全国第四(98个参评城市和新区),并由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代表厦门作该项指标的典型经验交流。
纳税指标在80个城市中排名前三。这是继前一年取得第一名之后又一佳绩,也是我省此次参评指标中的最佳成绩。
我市不少措施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
● 比如,首推由财政补贴用电容量1250千伏安及以下中小微企业电力外线建设;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供图
● 率先启动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
● 全国率先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在电子税务局“一网通办”;
● 研发全省首个“破产案件辅助系统”;
● 获评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
干货十足的措施让企业、群众受惠
● 其中,实施“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办理时间压缩66%,申请材料减少55%;
● 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为1个环节,办理时限不超过1个工作日;
●“e政务”一体化自助服务体系,14个政府部门的121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自助终端就近办理;
●搭建“线上+线下”的政银企对接平台,2020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764.63亿元,比2020年初增长22.18%;
● 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2021年3月,厦门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7.71小时和1.32小时,位居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来源:厦门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