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快速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崭新态势。同时,受宏观经济、技术基础、产业发展等影响,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分析发现,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等30个城市数字文化产业相对发达,入选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top30。
0 1
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根据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显示,top30城市存在较大差异性,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头部城市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位列第一梯队。北京以80.35的指数值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近年来,北京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及文化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口径,2019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比GDP比重约38%;2020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14906亿元,以电子信息传输服务、数字技术服务为主的数字经济保持快速发展。2019年,北京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5973亿元;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14209亿元,同比增长0.9%,在疫情影响下,依旧保持良好走势。同时,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的扩大,北京数字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攀升,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领跑全国。上海、杭州、深圳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一定进展,发展指数得分别达62.21、51.80、45.03,虽然低于北京,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第二梯队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竞争激烈。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第五至第十一位的依次是,南京、广州、厦门、成都、天津、苏州、常州,列为第二梯队。第二梯队各城市的指数得分相近,分布在35.04至37.25之间,相比于第一梯队,城市间竞争也更为激烈。
第三梯队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整体得分偏低。
第三梯队主要包括武汉、长沙、无锡、青岛、宁波等19个城市,发展指数分值均低于35,排名位列第十二位至第三十位。
0 2
城市发展进入崭新阶段,核心指标价值凸显
据雷达图显示,三个梯队之间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各具特色。通过研究指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发现,不同梯队已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梯队城市发展进入提“质”阶段,优势稳固。
第一梯队城市均为全国科技属性较强的城市,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突出,能够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科技支撑力表现较优,指标分值位列前四。创业集聚力方面,第一梯队城市表现不佳,水平最高的杭州仅排第六位。2020年,相比于数量巨大的数字文化企业“存量”,第一梯队城市的企业“增量”并不显著,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已逐步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两项指标也可以看出,4个城市的数字文化企业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且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带动性的头部企业,发展相对成熟,“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城市,比如,截至2020年末,北京有上市数字文化企业47家,占全国的29.75%,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据测算,除科技支撑力外,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也是第一梯队城市占据优势明显的指标,排名均居全国前四位。整体上,第一梯队4个城市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第二梯队城市发展进入补“短”阶段,潜力可期。
从雷达图看,南京、广州、厦门、成都、天津、苏州、常州等7个第二梯队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优势与劣势并存。南京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字文化企业数量加快增长,科技支撑力、创业集聚力指标分值位列第7、第4位,具备一定优势,但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不高,新业态融资力仅排名第18位,如何以技术等手段推动创新,获得资本方认可,或将是发展的关键。广州科技支撑力、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指标分值均排在第5至第8位,创业集聚力指标分值排第27位,如何优化顶层设计,协调政策、园区、资金、人才、创意等资源进行高效配置,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将是其发展的核心。厦门科技支撑力、创业集聚力、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指标分值均排在第5至第10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指标综合表现较佳,以政策、资本、人才体系等建设作为主要突破口,进一步推动发展指数指标要素流动,将有利于提升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成都科技支撑力、创业集聚力、新业态融资力指标分值较高,排名处于第7或第11位,而龙头企业发展力却排第21位,发挥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培优育强将是其发展的重点。天津科技支撑力、龙头企业发展力表现较强,排名第12位、第8位,而创业集聚力、新业态融资力相对较弱,排名第14位、第15位,可以以科技促创新,围绕头部企业进行产业链延拓,打造专项领域发展闭环,促进数字文化产业聚集、高效发展。苏州创业集聚力、新业态融资力指数分值较佳,排名第5位、第10位,说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发展潜力已获得资本初步认可,但龙头企业发展力排名第20位,可以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于文化产业,进行企业潜力深度挖掘,推动少数优质企业率先发展,逐步推进数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常州已涌现出一批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创业企业及头部企业,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指标分值相对占优,排名第6位、第9位,但科技支撑力排名第30位,可以进一步发挥优质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产业园区或者产业带,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扩大优势领域规模,实现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数量、质量同步提升。整体上,第二梯队城市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潜力突出,具备冲击第一梯队的能力。
第三梯队城市发展进入推“优”阶段,方向清晰。
相比于前两个梯队,第三梯队城市的科技支撑力、创业集聚力、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整体均不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弱。如何从影响发展的因素中,寻找相对优势指标,并且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将是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有效方式。如,武汉科技支撑力、新业态融资力具备发展优势,可以通过发展专业协会、联盟等促进行业交流,加强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应用方面的实践,不断扩大科技优势,打造行业壁垒,增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等。2020年,西安创业集聚力指标值排名第1位,可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加强5G技术应用、增强金融服务水平等扩大企业聚集优势效用,将有利于提高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重庆创业集聚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指标分值排名靠前,说明该城市数字文化企业发展氛围较佳,可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快数字文化企业聚集,同时,探索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或者引导基金,提升优质企业发展速度,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整体上,第三梯队城市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科技支撑力、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普遍较弱,如何利用科技进行发展创新、吸引资本支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是该梯队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
0 3
创业集聚效应相近,科技支撑水平分化严峻
近年来,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top30城市积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创新创业发展,政策支撑力、创业集聚力表现相对良好,从以上雷达图对比显示,从第一梯队到第三梯队,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存在一定差距,而科技支撑力是城市间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差异。
近年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末,我国已有不低于29个省市发布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路线,且本文top30中大部分城市均出台了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如北京印发《关于推动北京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印发《关于促进上海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杭州印发《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福州印发《关于促进VR产业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整体上,top30城市的政策支撑力表现略有不同,但总体相近。
从离散度看,top30城市的科技支撑力、创业集聚力、新业态融资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指标分值的变异系数分别是1.38、0.26、0.76、0.62,即指标分值密集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创业集聚力、龙头企业发展力、新业态融资力、科技支撑力。top30城市的创业集聚力指标值密集度最高,说明指标分值最为接近,差异性最小;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top30城市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营商环境差异相对不显著,为吸引优质数字文化企业入驻开展的竞争也最为激烈。科技支撑力的变异系数高,表明指标分值分布密集度低,top30城市科技发展情况相差较大,彼此间的竞争较不充分。未来,能够建立数字技术优势,持续进行科技创新,促进新业态发展,获得资本有力支持,培育优质企业效果卓越的城市,将更易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竞争中占据优势。
0 4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竞争“下沉”
我国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top30)均值为35.49,中位数为32.72,均值高于中位数,说明多数城市的指数分值偏小。30个城市中,有22个城市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分值低于均值,仅8个城市的指数分值高于均值,整体上,以上城市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普遍较低。
从离散度看,第一、第二、第三梯队分别涉及4个、7个、19个城市,发展指数极差为35.32、2.21、7.44,变异系数为0.22、0.02、0.08,表明第二、第三梯队城市分布的密集度较高,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水平相近,竞争也更为激烈。
综上,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初步建立优势地位,在传统优势资源的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全国领先,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建议第一梯队城市基于庞大的企业“存量”及各项指标优势,优化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构建高精尖领域,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南京、广州、厦门、成都等第二梯队城市,均具有各自的强项指标,发展潜力突出,建议根据发展指数结果,发挥优势指标作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发展步伐,赶超第一梯队城市。第三梯队城市的指数值较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政策等为突破口,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点落实推动业态创新、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实现数字文化产业全要素发展。
来源:网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